西南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龙健
邓启琼
江新荣
刘方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3] 贵阳贵州大学环境科学系
[4] 贵阳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退耕还林(草);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140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取4种不同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喀斯特严重侵蚀区进行了10年定位治理,2003年对各退耕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理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加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IFI)呈增长趋势.因此,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于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改善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79 / 12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质量性状演变 [J].
庞学勇 ;
刘庆 ;
刘世全 ;
吴彦 ;
林波 ;
何海 ;
张宗锦 .
生态学报, 2004, (02) :261-267
[2]   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Ⅰ.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J].
龙健 ;
黄昌勇 ;
滕应 ;
姚槐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925-1928
[3]   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681-1686
[4]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J].
万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447-453
[5]   矿区侵蚀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J].
滕应 ;
黄昌勇 ;
龙健 ;
姚槐应 ;
刘方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1) :115-118
[6]   贵州岩溶荒漠化成因及其防治 [J].
甘露 ;
万国江 ;
梁小兵 ;
陈刚才 .
中国沙漠, 2002, (01) :69-74
[7]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 [J].
龙健 ;
黄昌勇 ;
李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76-79
[8]   武夷山森林土壤生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庄铁诚 ;
张瑜斌 ;
林鹏 ;
陈仁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28-30
[9]   高黎贡山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J].
张萍 ;
郭辉军 ;
杨世雄 ;
刀志灵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76-80
[10]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杨玉盛 ;
何宗明 ;
林光耀 ;
罗学升 .
土壤学报, 1998, (02) :2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