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163
作者
喻承甫
张卫
李董平
肖婕婷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
感恩; 幸福感; 亲社会行为; 干预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感恩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热点课题,是指个体用感激情绪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一种人格特质。感恩对于个体幸福感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中介模式和调节模式两种理论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感恩干预可有效增加个体感恩水平,进而提升幸福感,其策略主要包括感恩记录、感恩沉思和表达感恩行为等。明晰感恩的概念与结构、完善测量工具、拓展并深化中介与调节机制、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开展儿童青少年研究,以及跨文化或本土化研究是该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10 / 112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J]. 张利燕,侯小花.心理科学. 2010(02)
[2]   初中生感戴状况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J].
孙配贞 ;
郑雪 ;
余祖伟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 (01) :67-72
[3]   初中生感戴、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J].
孙配贞 ;
郑雪 ;
余祖伟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6) :750-752
[4]   大学生感戴与一般人口学特征的关系 [J].
董霞 ;
张宁 .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29 (01) :19-23
[5]   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J].
石国兴 ;
祝伟娜 .
心理学探新, 2008, (03) :63-66
[6]   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董霞 ;
张宁 ;
姜婷娜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8) :953-955
[7]   领导干部的人格特点与工作绩效的关系:QZPS与NEO PI-R的比较 [J].
王登峰 ;
崔红 .
心理学报 , 2008, (07) :828-838
[8]   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J].
张陆 ;
佐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1) :134-139
[9]   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 [J].
赵国祥 ;
陈欣 .
心理科学, 2006, (06) :1300-1302+1286
[10]   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 [J].
马云献 ;
扈岩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05) :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