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

被引:15
作者
梁伟 [1 ]
白翠霞 [1 ]
孙保平 [1 ]
齐举一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陕西省吴旗县林业局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蓄水量; 土壤改良;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6.04.008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退耕还林还草区具有代表性的乔木(山杏和刺槐)、灌木、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变化范围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1%。0—4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为228.30~251.07 t/hm2,林地比农田增加约8%。刺槐林地的蓄水性能好于山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改良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考 [J].
朱传忠 ;
向徐英 .
防护林科技, 2005, (02) :45-46
[2]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草)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J].
张玉 ;
李灵 .
林业科技, 2005, (01) :18-20
[3]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吴旗县为例 [J].
温仲明 ;
焦峰 ;
卜耀军 ;
焦菊英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1) :1-3
[4]   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对农民增收的正效应分析 [J].
李清娥 ;
李红艳 .
改革与战略, 2005, (01) :16-18
[5]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J].
李蕾 ;
刘黎明 ;
谢花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61-163+167
[6]   子午岭次生植被下土壤蓄水性能及有效性研究 [J].
赵世伟 ;
周印东 ;
吴金水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8) :1389-1392
[7]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矿质层蓄水能力分析 [J].
高人 ;
周广柱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31-34
[8]  
森林水文学.[M].马雪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