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生发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关键词
性别间收入差距; 倾向得分匹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D922.52 [劳动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然对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但同时也使得潜在的女性自然附着成本显性化,企业趋利避害,转而雇佣更多男性,在趋向于新的薪金均衡过程中,必然加大了性别间收入差距。本文基于2004年、2006年和2009年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验证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性别间收入差距显著增大;第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婚育女性和未育女性收入差距显著增大;第三,成本敏感度越高的企业内员工性别间收入差距越大。本文的结论是:市场竞争条件下,性别间收入差距是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贴现值,要想控制性别间收入差距,在强调女性员工权益保护的同时,还必须着眼于解决企业成本负担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劳动力市场收入歧视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J].
刘金东 ;
丁小平 .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 (11) :56-59
[2]   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 [J].
尹志超 ;
甘犁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129-140
[3]   劳动合同法的成本效应分析 [J].
张继彤 .
经济学家, 2009, (03) :38-42
[4]   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 [J].
唐跃军 ;
赵武阳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1) :122-132+152
[6]   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 [J].
李春玲 ;
李实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94-117+244
[7]   关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思考 [J].
信长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1) :2-9+95
[8]   女性就业与公共政策的选择——以山西妇女就业状况为例 [J].
梁丽萍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6-41
[9]   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 [J].
胡安荣 .
财经科学, 2004, (04) :34-36
[10]   市场化与性别工资差异研究 [J].
张丹丹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1) :34-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