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被引:85
作者
陈卫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缺席审判; 理论基础; 海外追逃; 人权保障;
D O I
10.19430/j.cnki.3891.2018.03.00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2018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对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了初步设计,这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于控诉原则、起诉法定原则以及对被告人庭审在场权的合理限制。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既有利于海外追逃、追赃等反腐败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实现诉讼经济,有效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然,刑事缺席审判作为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新增制度,在理解、适用以及制度设计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有必要予以进一步阐释研究,以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审判权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J].
孙卫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6) :120-130
[2]   德国的引渡制度:原则、结构与变化 [J].
樊文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4) :127-146
[3]   以审判为中心:解读、实现与展望 [J].
陈卫东 .
当代法学, 2016, 30 (04) :14-21
[4]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分析 [J].
魏建文 ;
魏昕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6) :68-71
[5]   我国公诉案件缺席审判制度探析 [J].
田圣斌 ;
麻爱民 .
法学评论, 2008, (04) :129-133
[6]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J].
邓思清 .
法学研究, 2007, (03) :92-112
[7]   刑事缺席审判:价值平衡中的制度建构 [J].
谢小剑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7, (01) :82-87
[8]   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引渡机制 [J].
王虎华 .
法学, 2006, (01) :111-116
[9]   刑事缺席判决制度引论 [J].
万毅 .
当代法学, 2004, (01) :40-47
[10]   论刑事缺席审判 [J].
杨明 ;
王峥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01) :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