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

被引:27
作者
孙习武 [1 ]
张硕 [1 ,2 ]
赵裕青 [3 ]
张虎 [4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4]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大型无脊椎动物; 多样性; 海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为了解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变动及群落扰动情况,于2003、2004、2005和2007年采用底拖网对人工鱼礁区及邻近对照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州湾人工鱼礁区调查共鉴定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96种,其中鱼类和节肢类是人工鱼礁区游泳生物的主要种类,分别占55.21%和35.42%,而软体类与棘皮类则分别占7.29%和2.08%。鱼礁区的生物种类数、生物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除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外,年平均生物种类数、生物量、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区,鱼礁增殖效果明显。此外,通过ABC曲线分析发现:除投礁后第4年的鱼礁区春季和秋季外,投礁前和投礁后第1年、第2年的鱼礁区以及对照区各季节的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都处于一个扰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The impact of marine reserves:do reserves work and does reserve size matter?. Halpern B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 2003
[2]  
Biodiversity and stability in grasslands. Tilman D, Downing JA. Nature . 1994
[3]  
The effect of marine reserves and habitat on poptlations of East African coral reef fishes. McClanahan, T. R,Arthur, R. Ecol Appicl . 2001
[4]  
Clarke,KR,Warwick,RM. Change in marine communities: an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 2001
[5]  
Diversity, biotic and similarity indices: A review with special relevance to aquatic ecosystems. Washington HG. Water Research . 1984
[6]  
生物多样性得原理和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7]   澄海莱芜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J].
王宏 ;
陈丕茂 ;
李辉权 ;
陈应华 ;
贾晓平 .
南方水产, 2008, (06) :63-69
[8]   北部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J].
乔延龙 ;
陈作志 ;
林昭进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5) :816-821
[9]   海州湾近岸物质输运规律研究 [J].
谢飞 ;
逄勇 ;
庄巍 ;
黄菊香 .
海洋科学进展, 2008, (03) :347-353
[10]   连云港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浅论 [J].
张明亮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05)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