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伦理平衡重塑——基于技术、参与、营销三项因素的思考

被引:4
作者
刘育猛
机构
[1] 常州大学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D O I
10.15997/j.cnki.qnjz.2020.35.007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正>技术的颠覆往往引发伦理的共振。"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出版发行等的融合是涉及信息学、系统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跨界合作,是技术与伦理的双重共振。"①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精准的算法推送,使大众在享受私人定制式服务的同时,也遭遇了算法暗箱的歧视或"暗算",被局限了视野、左右了选择、切断了可能,更埋下了信息裸奔和隐私让渡的隐忧。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新闻伦理面临巨大挑战,亟待重构,实现新的平衡,而新的问题域、理论生长点和实践因应空间亦由此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作恶"的人工智能. 果壳网 . 2018
[2]   人工智能与公共决策融合研究:趋势·风险·实践路径 [J].
刘育猛 ;
徐明华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 (05) :99-107
[3]   人工智能与期刊发展融合的机遇、挑战和实践路径研究 [J].
陈鸿 ;
刘育猛 ;
裴孟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 (03) :217-224
[4]   消除“信息贫困”:挑战与应对 [J].
史安斌 ;
胡宇 .
青年记者, 2018, (31) :75-77
[5]   从人工智能本质看未来的发展 [J].
陈钟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4-7
[6]   控制的危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情境 [J].
段伟文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7-10
[7]  
西方媒体如何影响政治[M]. 新华出版社 , (英) 洛,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