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分析

被引:25
作者
王然 [1 ,2 ]
成金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耦合协调度模型; 高质量发展; 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D O I
10.16524/j.45-1002.20191219.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推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破解两者之间矛盾,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ES-RE)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度不高,多处于初步失调和初步协调状态,仅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高的上海和南京处于初步协调状态;长三角东部城市协调状态优于中部、西部城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的协调状况优于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短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城市主要为资源环境发展短板,中部、西部城市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是制约多数城市ES-RE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城市群应加强城市合作,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探索跨区域的管理模式,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协同与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J].
易平 ;
方世明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206-216
[2]   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J].
何宜庆 ;
翁异静 .
资源科学, 2012, 34 (03) :502-509
[3]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 [J].
江红莉 ;
何建敏 .
软科学, 2010, 24 (03) :63-68
[4]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J].
刘承良 ;
熊剑平 ;
龚晓琴 ;
张莲 ;
周玉娇 ;
李恒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50-1654+1695
[5]   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J].
王西琴 ;
邢思齐 ;
张远 ;
张兵 .
生态经济, 2009, (02) :45-49
[6]   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刘晶 ;
敖浩翔 ;
张明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147-151
[7]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8]  
Examining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using coupling and spatial analyses: A case study in China[J] . Nana Liu,Chuanzhe Liu,Yufei Xia,Bowen Da. 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18
[9]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environment using a coupling analysis: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J] . Jinqiang He,Shaojian Wang,Yanyan Liu,Haitao Ma,Qianqian Liu. 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17
[10]  
Space–time indicators in interdependent urban–environmental systems: A study on the Huai River Basin in China[J] . YueTing Guo,HengWei Wang,Peter Nijkamp,JianGang Xu. Habitat International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