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背景下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被引:13
作者
王计平 [1 ]
程复 [2 ]
汪亚峰 [3 ]
陈洪波 [4 ]
于强 [5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盐碱地研究中心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5]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土地利用格局; 时空变化; 无定河流域;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5.050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恢复林灌草植被为核心的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直接结果就是引起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选取黄河中游区无定河流域为对象,以1985,1995,2000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与模型,系统研究了生态恢复背景下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草地始终是该流域优势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恢复以大规模治理沙荒及未利用地,恢复林草地景观为主要形式;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与推进,耕地转出明显,林、草地新增明显;1995年前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相互频繁流转,土地利用总动态度在2000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在植被恢复因素驱动下,流域土地利用重心空间漂移明显,主要表现为耕地重心均向流域东部下游地区偏移,林、草地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盖度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J].
吴见 ;
刘民士 ;
李伟涛 .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 (01) :18-25
[2]   黄土丘陵区坡面尺度上不同植被格局下植物群落和土壤性质研究 [J].
胡婵娟 ;
刘国华 ;
陈利顶 ;
吴雅琼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5) :787-794
[3]   无定河流域1956—2009年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周园园 ;
师长兴 ;
杜俊 ;
范小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5) :856-865
[4]   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景观水平与多尺度比较 [J].
王计平 ;
杨磊 ;
卫伟 ;
陈利顶 ;
黄志霖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531-5541
[5]   近30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监测与分析 [J].
张宝庆 ;
吴普特 ;
赵西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287-293+400
[6]   应用重标度极差分析法(R/S)分析无定河流域水沙变化 [J].
张鑫 ;
蔡焕杰 ;
尹晓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2) (S2) :212-217
[7]   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综述 [J].
王计平 ;
陈利顶 ;
汪亚峰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535-542
[8]   黄土区适宜性植物群落优化配置——以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为例 [J].
沈瑞昌 ;
吴秀芹 ;
朱清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4) :150-155
[9]   京郊西北地区农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 [J].
岳德鹏 ;
王计平 ;
刘永兵 ;
李海龙 ;
黄月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89-95+313
[1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J].
信忠保 ;
许炯心 ;
郑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504-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