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多熟制条件下节水抗旱农作模式的水分利用率研究
被引:6
作者:
郑家国
[1
]
张鸿
[2
]
姜心禄
[1
]
朱钟麟
[3
]
袁勇
[3
]
谢红梅
[3
]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3]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多熟种植;
节水抗旱;
秸秆覆盖;
水分利用率;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6.06.013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利用前作秸秆覆盖后作和周年免耕,通过相应的技术集成,形成高效节水抗旱农作模式,将抑蒸保墒和培肥地力结合起来,达到节水抗旱、轻简高效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式1(小麦—水稻—秋菜,周年免耕,旱季稻草全田覆盖,水稻季麦秸宽行覆盖,作物秸秆全部还田)和模式2(马铃薯/油菜—水稻,周年免耕,旱季稻草垄上覆盖,水稻季油菜秸秆宽行覆盖,作物秸秆全部还田)与CK1(小麦—水稻,翻耕,不覆盖,作物秸秆全部移除)和CK2(油菜—水稻,翻耕,不覆盖,作物秸秆全部移除)相比,可提高土壤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储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平均周年节水2600 m3.hm-2以上,可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增种短季秋菜创造较高的效益,同时不耽误小春作物的种植,增加经济效益15 000~21 000元.hm-2,实现了节水高产高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039 / 104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