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延长组长6储集砂体发育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12
作者
王卫红 [1 ]
田景春 [1 ]
李君文 [2 ]
陈建华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延长组; 储集砂体; 有利区带; 堡子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5.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堡子湾地区的有利储层,对研究区长6沉积时期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3—长61沉积时期砂体的厚度、分布范围、横向稳定性及连续性逐渐变好,即长61沉积时期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对发育,为有利储层的发育层位;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组合6种沉积成因类型砂体。在此基础上,根据油藏分布和富集主控因素,结合测井资料,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马家山地区及姬塬—堡子湾一带为Ⅰ级有利勘探区;冯地坑—史家湾及耿76—耿143井一带为Ⅱ级有利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113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山西组2~3段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J].
韩会平 ;
侯云东 ;
武春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50-52+55+114
[2]   含油气系统理论在中国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J].
罗开平 ;
周祖翼 ;
何治亮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43-148
[3]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研究 [J].
兰朝利 ;
何顺利 ;
门成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5) :11-14+103
[4]   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 [J].
史成恩 ;
解伟 ;
孙卫 ;
梁晓伟 ;
闫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239-243
[5]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成因分析 [J].
李树同 ;
王多云 ;
秦红 ;
王志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19-22+82
[6]   陕甘宁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前缘的微相组合及特征 [J].
王峰 ;
王多云 ;
高明书 ;
姚永朝 ;
王志坤 ;
李树同 ;
秦红 .
沉积学报, 2005, (02) :218-224
[7]   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田景春 ;
陈高武 ;
窦伟坦 ;
夏青松 ;
倪新锋 ;
张翔 ;
聂永生 ;
杨华 ;
付锁堂 ;
付金华 ;
喻健 ;
宋江海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36-640
[8]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J].
夏青松 ;
田景春 ;
张锦泉 ;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11-13+4
[9]   湖泊三角洲的地层模式和骨架砂体的特征 [J].
梅志超 ;
林晋炎 .
沉积学报, 1991, (04)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