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关键因素判别

被引:33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张滨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以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2017年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相关统计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效应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上升,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波动上升,二者间的相对发展状态由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逐步转为城镇化发展相对超前。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由初期的失调发展,经过渡发展最终转为协调发展。其中新型城镇化指标中的人均GDP,生态环境指标中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J].
刘玲 ;
智慧 .
统计与决策, 2019, 35 (14) :137-141
[2]   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与影响路径分析 [J].
吕洁华 ;
孙喆 ;
张滨 .
林业经济问题, 2019, 39 (04) :355-362
[3]   基于耦合协调度和灰色关联度的中国物流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研究 [J].
储雪俭 ;
钱赛楠 .
工业技术经济, 2019, 38 (07) :93-100
[4]   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秀明 ;
张勇 ;
奚蓉 ;
刘香华 ;
张玉环 .
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 (03) :100-106
[5]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协调发展研究 [J].
李朝洪 ;
赵晓红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3 (02) :144-152
[6]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新型城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J].
吴红蕾 .
工业技术经济, 2018, 37 (12) :102-105
[7]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分析[J]. 刘春雨,刘英英,丁饶干.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9]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J].
郑丽娟 ;
万志芳 ;
李微 .
林业经济, 2018, 40 (05) :28-32+38
[10]   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探析——以宁夏吴忠市为例 [J].
张颖 ;
苏蔚 .
环境保护, 2018, (Z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