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东缘贡日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碳酸盐岩微相与沉积环境

被引:11
作者
马伯永 [1 ,2 ]
王训练 [1 ]
王根厚 [1 ]
徐红燕 [2 ]
李尚林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图书馆
[3]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侏罗统布曲组; 碳酸盐岩微相; 沉积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西藏羌塘盆地东部边缘贡日地区产出石油沥青脉的中侏罗统布曲组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共区分出9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灰泥灰岩、纹层状粉泥晶灰岩、砂屑灰岩、球粒泥亮晶泥粒灰岩、含核形石和团块泥粒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含鲕粒生屑颗粒灰岩、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根据微相类型组合特征和野外沉积构造,认为布曲组灰岩主要形成于碳酸盐台地浅缓坡、中缓坡和深缓坡3种沉积环境,在布曲组内共识别出4个沉积旋回,组成一个相对海平面逐渐上升的海进序列,与上覆地层布曲组岩层构成一个完整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 [J].
陈兰 ;
伊海生 ;
时志强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3) :80-84
[2]   中生代羌塘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及演化过程 [J].
李勇 ;
王成善 ;
伊海生 .
地层学杂志, 2002, (01) :62-67+79
[3]   青藏高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羌塘复合型前陆盆地充填模式 [J].
李勇 ;
王成善 ;
伊海生 ;
石和 ;
林金辉 ;
朱利东 ;
李祥辉 .
沉积学报, 2001, (01) :20-27
[4]   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其相序组构特征 [J].
梅冥相 ;
徐德斌 ;
周洪瑞 .
沉积学报, 2000, (01) :43-49+62
[5]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初步研究 [J].
梅冥相 ;
杜本明 ;
周洪瑞 ;
罗志清 .
岩相古地理, 1999, (05) :12-22
[6]   西藏聂拉木地区中、下侏罗统化石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及沉积环境分析 [J].
赵文金 ;
万晓樵 .
现代地质, 1998, (03) :34+36-42
[7]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J].
王鸿祯 ;
史晓颖 .
现代地质, 1998, (01) :2-17
[8]   “常么阶”沉积相及微相的研究与对比 [J].
杨湘宁 ;
吴智平 ;
施贵军 .
地层学杂志, 1997, (01) :3-21
[9]   青海西南部海相侏罗纪地层新认识 [J].
白生海 .
地质论评, 1989, (06) :529-536
[10]   藏北地区的晚侏罗世地层 [J].
范和平 ;
杨金泉 ;
张平 .
地层学杂志, 1988, (01)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