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定豆粕产品质量初探

被引:10
作者
李永明
徐子伟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豆粕; 变性; 抗营养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4 [豆类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在评价饲用豆粕产品质量中的应用。通过对豆粕变性热焓(ΔH)的测定 ,反映了蛋白质的变化程度 ,可作为衡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灭活程度的指标 ,检测结果与脲酶法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干燥方法对大米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 [J].
王文高 ;
陈正行 ;
姚惠源 .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2, (05) :44-45
[2]   花生蛋白的分离及部分性质研究 [J].
杨晓泉 ;
陈中 ;
赵谋民 .
中国粮油学报, 2001, (05) :25-28
[3]   不同糖对纤维素酶保护的机理研究 [J].
杨小民 ;
杨基础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55-58
[4]   大豆抗营养因子测定方法的比较 [J].
贺英,霍贵成,张明鑫 .
饲料博览, 1996, (04) :10-11
[5]   简速大豆脲酶活性测定法的探讨 [J].
陈建新 ;
刘翠珍 .
中国饲料, 1994, (10) :32-33
[6]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杨胜主编, 1993
[7]  
热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余增 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