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煤沉陷及其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37
作者
杨逾 [1 ]
刘文生 [1 ]
缪协兴 [2 ]
冯国财 [1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损害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采煤沉陷; 控制覆岩; 研究现状;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部开采已经是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目前或将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时,“三下”压煤的亟待开采和与环境相协调的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也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表环境必须的研究课题。通过论述分析采煤沉陷现状、控制采动覆岩方法、采煤沉陷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出,我国采煤沉陷分布广泛、涉及面广、影响严重,采动覆岩控制的方法和理论,仍然存在与矿业发展不协调或有待改善的地方。“三下”压煤的全煤层开采研究、覆岩移动规律细化数值模拟、充填开采工艺设计及地表移动预计程序的更新或开发等方面,将是现阶段开采沉陷学科深入研究的重点。最后展望了符合绿色开采理念的采煤方法或煤炭技术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煤矿矸石井下处理的研究 [J].
张吉雄 ;
缪协兴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97-200
[2]   注充宽条带跳采全采采煤法 [J].
杨逾 ;
刘文生 ;
冯国才 ;
杨伦 .
煤矿开采, 2005, (05) :1-3+17
[3]   我国充填采矿现状及发展 [J].
郭爱国 ;
张华兴 .
矿山测量, 2005, (01) :60-61+52
[4]   中国可持续发展观的灾害学分析 [J].
杨逾 ;
刘文生 ;
冯国才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40-142
[5]   煤矿开采沉陷有效控制的新途径 [J].
郭广礼 ;
王悦汉 ;
马占国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2) :26-29
[6]   开采影响下建筑物损害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J].
郭文兵 ;
吴财芳 ;
邓喀中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4) :583-587
[7]   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稳定控制方法的研究 [J].
梁杰 ;
刘淑琴 ;
余力 ;
常建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2, (05) :21-24
[8]   煤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J].
王本志 .
煤气与热力, 2002, (03) :239-240
[9]   大采高、大采深、“三下”条件下条带式开采试验 [J].
陈广印 ;
解信德 .
山东煤炭科技, 2002, (03) :48-50
[10]   沛城密集建筑物下深部条带开采试验研究 [J].
李乃钊 .
江苏煤炭, 2001, (02) :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