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

被引:204
作者
朱光有 [1 ]
张水昌 [1 ]
梁英波 [1 ]
马永生 [2 ]
戴金星 [1 ]
周国源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公司
[3]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地质服务公司化验室
关键词
TSR; 硫化氢; 埋藏溶蚀; 深部碳酸盐岩储层;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发现的大气藏部含或高舍硫化氢,都发育一定厚度的优质储层,而且优质储层与硫化氢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气藏硫化氢含量越高,储层性质越好,气藏产能也越大。研究发现,在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随着膏质岩类的溶解(为 TSR 反应提供 SO42-),使储集孔隙初步得到改善;而 TSR 产生的硫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加速了储层中白云岩的溶蚀,形成孔隙极其发育的海绵状孔洞体系,并呈层状分布。电镜下可以清晰看到白云石晶面的溶蚀坑及溶孔中 TSR 产生的硫磺晶体。溶孔中自生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在-10.3‰~18.2‰,而地层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在+3.7‰~+0.9‰,证实了 TSR 过程中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即有机成因烃类中的碳转移到次生碳酸盐岩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次生方解石中的包体富含硫化氢,且均一温度多数在160℃以上,具备 TSR 发生的温度条件;硫化氢和硫磺的硫同位素比地层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偏轻8‰左右,是 TSR 作用的证据。因此高含硫化氢气藏的优质储层是在早期埋藏溶蚀作用的基础上,后期发生 TSR 及其形成的酸性流体对深埋碳酸盐岩储层再次进行深刻改造和强烈溶蚀作用的结果;同时可以运用硫化氢来预测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182 / 21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2]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含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戴金星 ;
李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37-1046
[3]   川东北飞仙关组HS的分布与古环境的关系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65-69
[4]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储集性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J].
张晓东 ;
谭秀成 ;
陈景山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38-342
[5]   川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槽台”沉积体系及演化 [J].
魏国齐 ;
陈更生 ;
杨威 ;
杨雨 ;
胡明毅 ;
张林 ;
吴世祥 ;
金惠 ;
沈珏红 .
沉积学报, 2004, (02) :254-260
[6]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J].
陈学时 ;
易万霞 ;
卢文忠 .
沉积学报, 2004, (02) :244-253
[7]   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及其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李剑 ;
金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18-21
[8]   川东北罗家寨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成岩作用 [J].
苏立萍 ;
罗平 ;
胡社荣 ;
罗忠 ;
刘柳红 ;
房小荣 .
古地理学报, 2004, (02) :182-190
[9]   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 [J].
朱光有 ;
戴金星 ;
张水昌 ;
李剑 ;
史斗 ;
文志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66-170
[10]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深埋溶蚀作用及其对储集体的影响 [J].
王恕一 ;
陈强路 ;
马红强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S1) :55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