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广州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通道的特征
被引:23
作者:
王世强
[1
,2
,3
]
黎伟标
[2
]
邓雪娇
[1
,2
]
邓涛
[1
]
李菲
[1
]
谭浩波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珠海市气象局
来源: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输送通道;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广州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资料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计算广州地区2010~2012年逐日72h后向轨迹,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广州地区污染物输送通道垂直特征,计算不同输送通道下广州市颗粒物浓度日均值,同时分析污染物在输送过程中跨越边界层的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近地面污染物输送通道可以分为局地、东北路、北路、西北路、东路、南路,不同输送路径对应的PM2.5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局地与东北路输送时,PM2.5浓度最大,北路次之,东路较小,南路输送时最小.西北路输送时,PM10中粗粒子比重明显增加.影响广州地区主要为湖南东南部、江西中部及东南沿海,超过1000m高度的轨迹数所占百分比为16.1%,而低于500m高度的轨迹数所占百分比为73.1%,近地面污染物的输送主要发生在边界层内部.
引用
收藏
页码:2883 / 289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