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低场核磁共振研究冷却条件对猪肉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79
作者
李春 [1 ]
张录达 [2 ]
任发政 [1 ]
姚中峰 [3 ]
胡海涛 [4 ]
李兴民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3]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4]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系统; 工艺; 横向弛豫时间; 冷却猪肉; 保水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1.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为了通过水分分布信息,深入了解冷却条件对猪肉保水性的影响,以三元杂交猪为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不同冷却条件下猪肉的水分分布及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冷却猪肉低场核磁共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谱中出现4个水分峰,其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20(150~500μs),T21(1~3ms),T22(40~50ms),T23(150~400ms)。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与T22,T23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自由水含量(pT23)与滴水损失的相关系数为0.858。冷却过程中不易流动水(pT22)先增加后减少,自由水(pT23)先减少后逐渐增加。与常规常湿冷却相比,两段式快速冷却使胴体的冷却失重降低了0.3%,高湿冷却使胴体的冷却失重降低了约0.5%,显著提高了保水性(P<0.05)。核磁成像显示,相对湿度95%处理组冷却猪肉表面的自由水比相对湿度80%处理组多。该研究结果对猪肉冷却工艺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利用LF-NMR研究浸泡式真空冷却对白煮猪肉水分的影响 [J].
董晓光 ;
胡文娟 ;
刘毅 ;
戴瑞彤 ;
李兴民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08) :9-11+33
[2]   生鲜猪肉持水性的核磁共振研究 [J].
姜晓文 ;
韩剑众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07) :128-130+133
[3]   低场NMR研究pH对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的影响 [J].
韩敏义 ;
费英 ;
徐幸莲 ;
周光宏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6) :2098-2104
[4]   冷却肉肌肉保水性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振江 ;
方海田 ;
刘慧燕 .
肉类研究, 2008, (12) :15-19
[5]  
宰后肌肉蛋白质和组织结构变化与冷却猪肉持水性的关系研究[D]. 陈韬.南京农业大学 2005
[6]  
山梨糖醇在香肠制品中的持水作用研究[D]. 闫晓蕾.江南大学 2012
[7]  
NMR and the water‐holding issue of pork[J] . H. C.Bertram,H. J.Andersen.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 . 2007
[8]  
A low-field, low-cost Halbach magnet array for open-access NMR[J] . B.P. Hills,K.M. Wright,D.G. Gillies.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 2005 (2)
[9]   The significance of cooling rate on water dynamics in porcine muscle from heterozygote carriers and non-carriers of the halothane gene - a low-field NMR relaxation study [J].
Bertram, HC ;
Karlsson, AH ;
Andersen, HJ .
MEAT SCIENCE, 2003, 65 (04) :1281-1291
[10]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of water interactions in meat [J].
Renou, JP ;
Foucat, L ;
Bonny, JM .
FOOD CHEMISTRY, 2003, 82 (01)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