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地基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30
作者
钱思众
樊育豪
机构
[1]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高层建筑物; 黄土; 沉降监测; 差异分析; 二级水准测量;
D O I
10.13800/j.cnki.xakjdxxb.2014.03.007
中图分类号
TU974 [高层建筑施工、施工机械与设备]; TU196.2 [];
学科分类号
0813 ; 0814 ;
摘要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随主体荷载的增加,势必造成主体不规则下沉,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使用,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和变形趋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某高层住宅的沉降监测实践,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叙述了工程监测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的监测方案,详细地阐述了沉降监测、分析和预测的过程。在定期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沉降监测后,对沉降结果进行了几何分析并绘制了沉降等值线图,同时利用数据处理分析软件Origin8.0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多项式拟合并开展了相关预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的沉降变形阶段性明显,沉降速率受施工速度与场地降水影响较大。实测最终沉降量小于计算值和经验值,不均匀沉降变化远小于规范允许的变形值,说明该建筑的桩基设计方案可行,施工质量可靠。对不同观测点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计算结果显示:监测结束1年内,建筑物的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沉降变形特征符合一般高层建筑的沉降规律。文中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说明该工程沉降监测的设计方案可行、监测方法正确,为类似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概率积分法沉陷预计的边缘修正模型 [J].
王正帅 ;
邓喀中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4) :495-499
[2]   郑西客专新临潼车站路基桩板结构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J].
靳猛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3) :371-375
[3]   基于D-InSAR的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 [J].
姚顽强 ;
马飞 ;
龚云 ;
汤伏全 ;
朱庆伟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 (05) :563-568
[4]  
差异地基条件下采用CFG桩控制高层建筑地基差异沉降的实例.[J].董转运;任澍华;石小燕;康宏波;.陕西建筑.2010, 01
[5]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法探讨 [J].
冯云德 .
北京测绘, 2009, (04) :88-90
[6]   某标段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及处置 [J].
徐建云 ;
喻乐华 ;
杨建平 ;
金理强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 26 (06) :1-5
[7]   软土路基变形规律现场监测及FLAC模拟研究 [J].
李庆园 ;
任建喜 ;
刘慧 ;
刘倡清 ;
刘朝科 ;
孙杨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6) :712-717
[8]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分析 [J].
韩正 ;
杜海霞 ;
龙飞 ;
薄怀志 .
城市勘测, 2009, (01) :108-110
[9]   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及分析 [J].
宋静辉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34) :679-680
[10]   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几种方法 [J].
龙永清 ;
吴琳 ;
陈建兵 ;
李天文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67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