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9.22”暴雨过程的波包分布及传播特征

被引:9
作者
肖天贵 [1 ,2 ]
孙照渤 [1 ]
葛非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波包传播诊断; 连续暴雨过程; 扰动能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对2008年9月22—27日我国川西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期间波包传播和积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表明,波包分布及传播能明显反映出降水过程的发生、维持和结束特征。波包的大值区域与强降水区域基本一致,强降水过程基本上产生于波包扰动能量积累的高值时段或处于高位相阶段。波包值的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表明9月22—27日川西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地区和高原地区的弱冷空气、孟湾和南海向盆地输送水汽的两条水汽通道以及台风"黑格比"的共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江南华南出现高温 三个台风登陆我国——2008年9月 [J].
田伟红 .
气象, 2008, 34 (12) :114-118
[2]   三个热带风暴登陆我国 四川遭受暴雨洪涝灾害——2008年9月 [J].
曾红玲 .
气象, 2008, 34 (12) :119-120
[3]   南京地区闪电定位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应用分析 [J].
朱飙 ;
黄兴友 ;
王世文 .
气象科学, 2008, 28 (06) :659-662
[4]   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年波包传播特征分析 [J].
肖天贵 ;
李江林 ;
李湘 ;
彭骏 .
高原气象 , 2008, (05) :956-966
[5]   不稳定能量参数在一次强对流天气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J].
张玲 ;
张艳玲 ;
陆汉城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2) :192-199
[6]   地形影响下四川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J].
葛晶晶 ;
钟玮 ;
杜楠 ;
陆汉城 .
气象科学, 2008, (02) :176-183
[7]   1998年东亚夏季风波包传播特征研究 [J].
李湘 ;
肖天贵 ;
向洋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7, (03) :365-368
[8]   华南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降水条件分析 [J].
胡亮 ;
何金海 ;
高守亭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345-351
[9]   沙氏指数计算方案探讨 [J].
张年成 ;
朱俊峰 ;
陈红萍 ;
郭英莲 ;
葛坤芳 .
气象科技, 2007, (02) :171-174
[10]   2005年6月华南致洪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探讨 [J].
王黎娟 ;
管兆勇 ;
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2)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