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切变线研究回顾

被引:16
作者
何光碧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研究成果; 回顾; 研究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高原切变线特征,切变线形成的大尺度背景场,切变线维持移动机制,切变线与其它系统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切变线对降水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高原切变线研究存在着许多薄弱的地方,在降水的不同阶段切变线起着怎样的作用,切变线活动对我国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切变线的云系特征,冬季切变线活动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切变线的东移机制,切变线与不同层次,不同纬度,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移出与未移出高原的高原切变线背景环流对比分析 [J].
师锐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 2011, (06) :1453-1461
[2]   夏季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切变线的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J].
何光碧 ;
师锐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568-575
[3]   高原低涡研究和TRMM卫星资料应用的相关进展 [J].
向朔育 ;
李跃清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 31 (01) :74-78
[4]   两次高原切变线诱发低涡活动的个例分析 [J].
屠妮妮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 2010, (01) :90-98
[5]   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数值试验 [J].
郁淑华 ;
肖玉华 ;
高文良 ;
滕家谟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03) :1-7
[6]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J].
何光碧 ;
高文良 ;
屠妮妮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49-555
[7]   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暴雨的异同特征分析附视频 [J].
师锐 ;
顾清源 ;
青泉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02) :9-18
[8]   2007年云南7次强降水过程的分析研究 [J].
普贵明 ;
鲁亚斌 ;
周国莲 ;
陈小华 .
气象科学, 2008, 28 (06) :683-688
[9]   2000~2007年西南低涡活动的观测事实分析 [J].
谌贵珣 ;
何光碧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28 (04) :59-65
[10]   近三十年西南低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附视频 [J].
刘红武 ;
李国平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2)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