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识别区:剩余权利原则对天空自由的限制

被引:18
作者
李居迁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防空识别区; 剩余权利; 管辖权; 飞越自由;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4.02.015
中图分类号
D993.4 [领空、航空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为国家安全目的而设置的对航空器进行识别的特殊区域,是国家行使管辖权的结果。其在国际法上的依据基于剩余权利原则,也可以部分地基于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但其规范形式主要是国内法,其规范性质不属于国际习惯。其法律性质不同于领空,也不等同于专属经济区、公海。中国设置东海防空识别区,表明了对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存在的做法的认可,丰富、推动着相关国际实践向前发展,成为国际通例乃至国际习惯。东海防空识别区与其他国家防空识别区的重叠,并不与现行国际法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法理依据与建议 [J].
何蓓 .
法治研究, 2013, (11) :30-34
[2]   我国在专属经济区建立防空识别区的探讨 [J].
王崇敏 ;
邹立刚 .
法学杂志, 2013, 34 (01) :95-99
[3]   关于我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法律制度的构想 [J].
赵鹏程 .
法制与社会, 2009, (29) :94-95
[4]   建立海上防空识别区的法理依据及其对策 [J].
张林 ;
张瑞 .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06) :76-78
[5]   设立空防识别区的法理分析 [J].
薛桂芳 ;
熊须远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36-39
[6]   论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 [J].
周忠海 .
政法论坛, 2004, (05) :175-187
[7]   防空识别区、国际法与邻接空间 [J].
伊万·L·海德 ;
金朝武 .
中国法学, 2001, (06) :145-158
[8]  
奥本海国际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奥本海著, 1995
[9]  
CAELUM LIBERUM: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S OUTSIDE SOVEREIGN AIRSPACE[J] . Dutton,Peter 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2009 (4)
[10]  
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 Case (F.R.G.v. Den.) .2 I.C.J.3,42 .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