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9
作者
任利剑
张春生
刘德智
赵逸清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普光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性与物性分析为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单井岩心观察,样品测试等手段,对其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孔隙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分为三类:建设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以及双重性成岩作用。研究区储层中的孔隙演化经历了同生、早、中、晚四期成岩作用阶段,碳酸盐岩原生孔隙消失殆尽,次生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其发育程度取决于三种成岩作用的相对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41+83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靖边气田统5井区马五1~3成岩作用研究 [J].
王小蓉 ;
雷卞军 ;
欧家强 ;
刘斌 ;
李世临 ;
李学雷 .
断块油气田, 2007, (04) :10-13+89
[2]   黔南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J].
林小兵 ;
李国忠 ;
田景春 ;
陈洪德 ;
康建威 ;
徐胜林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67-272
[3]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J].
黄思静 ;
胡作维 ;
王春梅 ;
郜晓勇 ;
邹明亮 ;
王庆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5) :495-503
[4]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
[5]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低凸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岩作用 [J].
刘玉魁 ;
郑多明 ;
王建宁 ;
闵磊 ;
吴建国 ;
冯游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587-591
[6]   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 [J].
张云峰 ;
李忠 ;
王清晨 ;
孔庆友 .
地质科学, 2005, (02) :207-219+305
[7]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建设性成岩作用 [J].
杨威 ;
魏国齐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3) :191-195
[8]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控制的定量评价——以和田河气田石炭系生物屑灰岩段为例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王媛 ;
刘效曾 .
地球学报, 2001, (05) :44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