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抗性的QTL分析和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被引:23
作者
张小村
李斯深
赵新华
范玉顶
李瑞军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QTL; 分子标记; 抗病性;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3.007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RIL8群体纹枯病抗性进行QTL检测,检测到一个加性QTL,位于1A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1.57%;检测到4对QTL间互作位点,涉及7条染色体,互作贡献率分别为11.63%、6.54%、14.04%、20.01%,互作总贡献率为52.23%。通过对RILSES群体118个系检测,发现1个SSR标记Xgwm526,位于2B染色体上,与纹枯病抗病基因距离为27.9cM;一个ISSR标记IS840,与纹枯病抗病基因距离为16.9cM。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15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抗纹枯病性的遗传分析
    张小村
    李斯深
    赵新华
    李瑞军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 13 - 16
  • [2] 小麦种质抗纹枯病性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李斯深
    王洪刚
    刘爱新
    李宪彬
    李安飞
    刘树兵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5) : 1004 - 1008
  • [3] 小麦纹枯病抗性及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张怀琼
    任正隆
    [J].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03) : 199 - 202
  • [4] 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刘朝晖
    张旭
    李浩兵
    姚景侠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 5 - 8
  • [5] 小麦种质对纹枯病抗性鉴定初报
    李斯深
    李安飞
    李宪彬
    王勇
    李晴祺
    [J].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04) : 32 - 34
  • [6] 我国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的初步研究
    陈延熙
    唐文华
    张敦华
    简小鹰
    [J]. 植物保护学报, 1986, (01) : 39 - 44
  • [7]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抗性QTL分析.[D].霍纳新.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