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E平台的1990年以来北京市土地变化格局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33
作者
胡云锋 [1 ]
商令杰 [2 ]
张千力 [1 ]
王召海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GEE; CART; 遥感土地解译;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 时空格局;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14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针对传统的遥感影像解译速度缓慢、效率较低、人力物力需求量大等问题,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方法,对1990~2016年北京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变化(LUCC,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开展了遥感解译研究,分析了北京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耕地、人造地表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GEE在区域尺度遥感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2)CART方法进行遥感分类精度较高,研究所得的6期土地覆被/利用数据产品与训练样本交叉验证的学习精度均在93%以上,方法可靠有效。2010年的分类产品与测试样本混淆矩阵的验证精度为88.67%,Kappa系数为0.86。2010年的分类产品与GlobeLand30-2010数据的空间一致性为74.0%,其中林地一致性高达84.28%;两套产品中,人造地表、草地和水体面积比重相差不足1%,各地类面积构成一致性较高。(3)北京市主要土地类型为耕地、林地和人造地表,面积比重为90%左右;1990~2016年期间人造地表和林地面积呈增加态势,耕地和水体呈萎缩态势,其中,人造地表面积增加1 371km2,增幅高达87%以上,耕地萎缩幅度近40%;1990~2016年北京市平原地区人造地表由圈层状的"摊大饼"扩张态势向"遍地开花"扩张态势转变;人造地表的扩张主要通过对耕地的侵占实现。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驱动北京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的演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河南省冬小麦快速遥感制图 [J].
王九中 ;
田海峰 ;
邬明权 ;
王力 ;
王长耀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 19 (06) :846-853
[2]   多源卫星遥感土地覆被产品在南美洲的一致性分析 [J].
戴昭鑫 ;
胡云锋 ;
张千力 .
遥感信息, 2017, 32 (02) :137-148
[3]   首套全球30m分辨率土地覆被产品区域尺度精度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J].
黄亚博 ;
廖顺宝 .
地理研究, 2016, 35 (08) :1433-1446
[4]   基于GlobeLand 30的耕地资源损失过程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杨洋 ;
麻馨月 ;
何春阳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7) :72-79+97
[5]   顾及城乡差异的大区域人口密度估算——以山东省为例 [J].
鲁楠 ;
张委伟 ;
陈利军 ;
李志林 ;
陈军 ;
李然 ;
陈学泓 ;
张宇硕 ;
刘吉羽 .
测绘学报, 2015, 44 (12) :1384-1391
[6]   基于GlobeLand30的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统计分析 [J].
陈军 ;
陈利军 ;
李然 ;
廖安平 ;
彭舒 ;
鲁楠 ;
张宇硕 .
测绘学报, 2015, (11) :1181-1188
[7]   多源遥感土地覆被产品在欧洲地区的一致性分析 [J].
胡云锋 ;
张千力 ;
戴昭鑫 ;
黄玫 ;
闫慧敏 .
地理研究, 2015, 34 (10) :1839-1852
[8]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J].
韩会然 ;
杨成凤 ;
宋金平 .
经济地理, 2015, 35 (05) :148-154+197
[9]   全球30m地表覆盖遥感制图的总体技术 [J].
陈军 ;
陈晋 ;
廖安平 ;
曹鑫 ;
陈利军 ;
陈学泓 ;
彭舒 ;
韩刚 ;
张宏伟 ;
何超英 ;
武昊 ;
陆苗 .
测绘学报, 2014, (06) :551-557
[10]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