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164
作者
韩会然
杨成凤
宋金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特征; 驱动机制; 北京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5.02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北京市为例,利用1985、2000和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等方面,揭示了北京市1985—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85—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耕地面积、水域面积减少较为迅速,建设用地扩张最为明显。21985—200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99,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为平缓;2000—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1.64,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呈加速趋势;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林地与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不断提升,由1985—2000年间的0.1383%、3.7808%增长到2000—2010年间的0.2078%、4.0088%;耕地、草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其中水域面积的减少速度最快。3从转移矩阵来看,1985—2000年,74.54%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13.30%、11.24%的耕地转化为林地与水域;2000—2010年,耕地依然是各类用地增量的重要来源,建设用地向其他类型用地的转化面积是前一阶段的13.8倍。4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等方面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4+197 +1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杨雪
    谈明洪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 733 - 743
  • [2]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J].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 3 - 14
  • [3]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张杨
    刘艳芳
    顾渐萍
    丁庆
    [J].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 1280 - 1285
  • [4] 海峡西岸快速城市化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
    陈菁
    谢晓玲
    [J]. 经济地理, 2010, 30 (11) : 1885 - 1889
  • [5]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匡文慧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于东升
    吴世新
    江南
    [J].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 1411 - 1420
  • [6] 徐州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格局
    渠爱雪
    卞正富
    朱传耿
    马晓冬
    孟召宜
    李志江
    [J].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 97 - 108+276
  • [7]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
    毛蒋兴
    李志刚
    闫小培
    周素红
    [J]. 资源科学, 2008, (06) : 939 - 948
  • [8]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张健
    陈凤
    濮励杰
    韩书成
    叶浩
    彭补拙
    [J]. 资源科学, 2007, (04) : 61 - 69
  • [9]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彭建
    王仰麟
    张源
    李卫锋
    吴健生
    陈大为
    [J]. 地理学报, 2004, (04) : 629 - 638
  • [10]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朱会义
    李秀彬
    [J]. 地理学报, 2003, (05) : 643 -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