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职住分离的区域测度方法探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20
作者
梁海艳 [1 ]
孟斌 [2 ]
李灿松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2]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3]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职住分离; 洛伦兹曲线; 区域测度;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发展,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逐渐发生错位而产生了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大城市表现更为明显。本文利用北京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传统的昼夜人口密度比基础上,拓展了洛伦兹曲线的应用范围,提出"职住分离洛伦兹曲线"测度方法,从区域层面对北京市职住分离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论从洛伦兹曲线集中指数还是昼夜人口密度比来看,北京市职住分离现象都很突出,昼夜人口密度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格局也发生了变化,2000年呈现由核心区向郊区圈层递增的结构,而2010年则出现了明显的东西分化格局。十年间,北京市职住分离洛伦兹曲线集中指数也在相应地增加,洛伦兹曲线方法可以更好地从区域层面来反映职住分离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国内外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研究综述 [J].
戴柳燕 ;
焦华富 ;
肖林 .
人文地理, 2013, 28 (02) :27-31+66
[2]   国内外空间失配理论的研究进展述评 [J].
虞晓芬 ;
高鋆 ;
梁超 .
经济地理, 2013, 33 (03) :15-21
[3]   国外过剩通勤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刘定惠 ;
朱超洪 ;
杨永春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4) :31-38
[4]   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 [J].
龙瀛 ;
张宇 ;
崔承印 .
地理学报, 2012, 67 (10) :1339-1352
[5]   轨道沿线居民职住分布及通勤空间组织特征研究——以北京为例 [J].
赵晖 ;
杨军 ;
刘常平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445-1451
[6]   过度通勤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以深圳为例 [J].
孙峤 ;
任荣荣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1 (04) :49-54
[7]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分离量化 [J].
徐卞融 ;
吴晓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87-97
[8]   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 [J].
刘志林 ;
王茂军 ;
柴彦威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1-6
[9]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J].
孟斌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57-1466
[10]   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 [J].
孟晓晨 ;
吴静 ;
沈凡卜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6) :23-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