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评价及动态预测

被引:17
作者
尚海龙
潘玉君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地关系; 西部大开发; 协调发展度; GM(1,1)模型; 西安市;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2.017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认识人地关系要素因果反馈联系和构建定量模型是进行城市协调状态评价的关键,以"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为背景,探讨大西安人地关系协调演进趋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突出表征城市环境因素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运行作用的基础上,优化指标体系,运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函数构建复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研究区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等级与类型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模型GM(1,1),预测2011―2020年研究区总人口与耕地面积的模拟值。分析发现:未来10年研究区的总人口年均增长13.99‰,耕地面积年均递减14.30‰,人多地狭的矛盾使生态安全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90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北京多招缓解供水难[N]. 赖臻.中国建设报. 2011 (002)
[1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思峰等著, 2004
[13]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 A Multi-Criterion Framework[J] . Giuseppe Munda.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2005 (1)
[14]   西安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测度分析 [J].
杨梅焕 ;
曹明明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8 (06) :1024-1028
[15]   西安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邵天杰 ;
赵景波 .
干旱区研究, 2008, (05) :723-728
[16]   西安近57年降水量变化分析 [J].
邓芳莲 .
陕西气象, 2008, (04) :21-23
[17]   西安市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J].
张秋花 ;
薛惠锋 ;
寇晓东 ;
吴介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0) :110-114
[18]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 [J].
李鹤 ;
张平宇 ;
刘文新 .
地理科学, 2007, (04) :486-492
[19]   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关系 [J].
郎海鸥 ;
周杰 .
干旱区研究, 2007, (04) :460-465
[20]   西安市城市生态足迹估算与动态变化分析 [J].
黄青 ;
王让会 ;
任志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