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萨迦县赛区“混杂岩”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4
作者
李国彪
万晓樵
刘文灿
梁定益
周志广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藏南萨迦县赛区; 混杂岩; 晚白垩世; 放射虫; 宗卓组; 修康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藏南萨迦县赛区北部发育一套滑塌混杂沉积。对于这套混杂沉积的时代及地层归属,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主要原因是未能在其中获得足够的化石证据。本次工作在该套混杂岩中首次发现大量白垩纪放射虫化石,并建立4个放射虫组合:①Holocryptocaniumaff.barbui-Dictyomitraturris组合;②Acanthocircusdicrancanthos-Thanarlapulchra组合;③Thanarlaveneta-Pseudodictyomitrapseudomacrocephala组合;④Dictyomitramegnifica-Dictyomitratur-ritu组合。赛区“混杂岩”无论是古生物还是岩性组合特征,均可以与相邻地区的宗卓组进行对比,从而确认该套“混杂岩”属上白垩统宗卓组而非三叠系“修康群”。
引用
收藏
页码:949 / 9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白垩系的厘定 [J].
王成善 ;
李祥辉 ;
万晓樵 ;
陶然 .
地质学报, 2000, (02) :97-107
[2]   西藏江孜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混杂堆积基本特征及构造意义 [J].
蔺新望 .
岩相古地理, 1998, (03) :28-33
[3]   西藏南部白垩系冲堆组的一些放射虫化石 [J].
李红生 ;
吴浩若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5, (01) :61-76+119
[4]   西藏南部的滑塌堆积附视频 [J].
王连城 .
地质科学, 1982, (02) :201-206+241
[5]   西藏南部拉孜—江孜一带的白垩系 [J].
吴浩若 ;
王东安 ;
王连城 .
地质科学, 1977, (03) :250-262
[6]  
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 1997
[7]  
西藏侏罗、白垩、第三纪生物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徐钰林等著, 1989
[8]  
Colour origin of upper cretaceous pelagic red sediments within the Eastern Pontides, northeast Turkey[J] . Muhsin Eren,Selahattin Kadi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