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熵权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及应用

被引:6
作者
梁增强
马民涛
杜改芳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
信息熵权;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 海河水系;
D O I
10.14034/j.cnki.schj.2013.03.02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了探索客观、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本文将信息熵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结合,并应用于2010年7月~2011年6月海河水系6个国家监测点的水质评价中。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信息熵权的计算和综合标识指数法计算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各指标监测数据的深层信息,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基于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对6个监测点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在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海河水系中研究的6个监测点的水质都能满足功能区目标,但具体水质仍存在空间差异和季节波动性;2.结合同类的研究,分析表明海河水系水质总体上得到了改善,反映出近年来针对海河水系治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合理、可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卧虎山水库水质评价 [J].
张升东 ;
徐征和 ;
杜敏 ;
张神铭 .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7 (04) :419-423
[2]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兵兵 ;
张妙仙 ;
王肖肖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9) :2066-2072
[3]   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丁雪卿 .
四川环境, 2010, 29 (02) :47-51
[4]   基于聚类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的水质评价方法 [J].
张旋 ;
王启山 ;
于淼 ;
吴京 .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 (02) :476-480
[5]   河流水质评价中模糊数学评价法的应用与比较 [J].
陈奕 ;
许有鹏 .
四川环境, 2009, 28 (01) :94-98
[6]   两阶段模糊法在海河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邹志红 ;
云逸 ;
王惠文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799-803
[7]   基于熵权的改进TOPSIS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先起 ;
梁川 ;
刘慧卿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0) :1670-1672
[8]   常用水质评价方法的选择 [J].
毛兴华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 (01) :21-23
[9]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
[10]   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