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问题解决

被引:35
作者
于颖 [1 ]
谢仕兴 [2 ]
于兴华 [3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2]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3] 威海市羊亭学校
关键词
数字素养; 问题解决; 大概念; 计算思维; 信息科技课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67 [计算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生态,国民数字素养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正在改革的信息科技新课程勇挑重担,站在未来谋划今天的教育,担负起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的重任。但是,多年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由于缺乏国家课程标准一直处于自发探索状态,高中课程也存在学科本质认识不清等诸多困境,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明晰数字素养目标落实的逻辑理路,研究分析了两个有全球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数字素养教育文本,其蕴含的问题解决逻辑使得我们更加坚定问题解决是青少年数字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信息科技新课程要从课程宗旨、课程架构、课程的教与学层面紧紧围绕问题解决,使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大概念,发展学科观念与学科思维,形成与数智社会相适应的数字素养。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88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定位及素养框架 [J].
郭炯 ;
郝建江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6) :121-127
[2]   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反思与进路 [J].
闫志明 ;
李美凤 ;
孙承毅 ;
张铭锐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12) :105-111
[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研究——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说起 [J].
孙喜 ;
窦晓健 .
文化纵横, 2019, (05) :104-113+143
[5]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设计 [J].
陈明选 ;
张宁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1) :87-93
[6]   不确定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摇椅效应” [J].
李建中 .
学习与实践, 2018, (09) :126-134
[7]   谈“核心素养” [J].
李艺 ;
钟柏昌 .
教育研究, 2015, 36 (09) :17-23+63
[8]   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 [J].
李廉 .
中国大学教学, 2012, (01) :7-12
[9]   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J].
张华 .
外国教育资料, 1999, (05) :25-31
[10]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林恩·埃里克森,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