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类型对土壤表层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赵安玖
胡庭兴
陈小红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表层有机碳; 半方差函数; Kriging插值;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西南山地阔叶林区的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柳杉林的土壤表层有机碳(SSOC)进行了测定,并用地统计学理论构建了3种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的SSOC半方差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生态系统间SSOC含量差异性显著,表现为天然阔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柳杉林,SSOC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相关性显著;天然阔叶混交林的SSOC空间相关性最强,次生林次之,人工林较弱;天然阔叶混交林SSOC在45°方向上空间变异最明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异均较弱;天然阔叶混交林SSOC的等值线较密,梯度变化急剧,天然次生林次之,人工林等值线稀疏,梯度变化不明显。这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对SSOC含量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48 / 17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J].
王景燕 ;
龚伟 ;
胡庭兴 ;
宫渊波 ;
冉华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 (05) :569-574
[2]   三峡库区几种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研究 [J].
陈亮中 ;
肖文发 ;
唐万鹏 ;
潘磊 ;
史玉虎 .
林业科学, 2007, (04) :111-114
[3]   太行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贮量的研究 [J].
王海稳 ;
张金柱 ;
许中旗 ;
徐学华 ;
赵盼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89-91+132
[4]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J].
方精云 ;
刘国华 ;
朱彪 ;
王效科 ;
刘绍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33-543
[5]   东灵山油松林和辽东栎林下土壤资源和光资源的空间特征 [J].
刘建 ;
何维明 ;
房志玲 .
生态学报, 2005, (11) :162-168
[6]   海伦黑土有机碳和速效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 [J].
赵军 ;
孟凯 ;
隋跃宇 ;
韩秉进 ;
张玥 ;
李宏伟 .
土壤通报, 2005, (04) :487-492
[7]   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及其格局 [J].
方华军 ;
杨学明 ;
张晓平 ;
梁爱珍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3) :20-24+28
[8]   太湖流域丘陵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J].
曹慧 ;
杨浩 ;
孙波 ;
赵其国 ;
臧波 .
土壤, 2002, (04) :201-205
[9]   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J].
陈文波 ;
肖笃宁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2002, (07) :1135-1142
[10]   地统计学在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J].
白军红 ;
余国营 ;
王国平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5) :3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