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细菌群落的相关性

被引:10
作者
王涛 [1 ,2 ]
游玲 [2 ]
赵东 [3 ]
冯瑞章 [1 ,2 ]
王松 [1 ,2 ]
冯学愚 [2 ]
张云 [1 ]
机构
[1] 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2] 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3] 五粮液股份公司
关键词
中高温大曲; 曲房; 细菌群落; 16S rRNA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D O 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1.027
中图分类号
TS262.3 [白酒];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为了解多粮浓香型白酒厂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细菌群落的相关性,采用改良NA培养基和高氏I号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分离。经过表观去除冗余后,从多家规模多粮浓香型白酒厂的中高温大曲生产环境(曲房)和大曲分离得到217株细菌。对这217株菌进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及纤维素维素分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7%乙醇耐受能力和pH 4.5耐受能力进行了检测。发现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细菌群落均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二者的优势菌均为Bacillus,且分别以Staphylococcus和Streptomyces为次优势属;中高温大曲和曲房环境中均存在一定数量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2个细菌群落组成及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淀粉水解能力和7%乙醇耐受能力的菌株分布均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环境对中高温大曲细菌群落影响巨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应用PCR-DGGE技术解析白酒大曲细菌群落结构 [J].
孟镇 ;
熊正河 ;
钟其顶 ;
白志辉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 (10) :159-162
[2]   利用PCR-DGGE未培养技术对中国白酒高温和中温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的分析 [J].
高亦豹 ;
王海燕 ;
徐岩 .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07) :999-1004
[3]   白云边酿酒大曲微生物分析研究 [J].
张明春 ;
曹敬华 ;
向苇 ;
沈玉洁 ;
张晶 ;
万朕 ;
方尚玲 ;
陈茂彬 .
酿酒科技, 2010, (02) :65-67
[4]   白酒酿造中不同时期曲块优势菌株的测定 [J].
刘俊红 ;
王福梅 ;
周俊勇 .
中国酿造, 2009, (07) :155-156
[5]   金融危机下的白酒行业 [J].
庾莉萍 .
中国酒, 2009, (02) :62-64
[6]   不同品种包包曲对白酒生产的影响 [J].
崔如生 ;
孔祥玉 ;
毛坤 ;
叶红 ;
郭亚飞 .
酿酒科技, 2009, (01) :81-83
[7]   浓香型白酒曲药中细菌组成及系统学分析 [J].
胡佳 ;
邓斌 ;
张文学 ;
张宿义 ;
罗俊成 ;
胡承 .
酿酒科技, 2007, (05) :17-19
[8]   发酵秸杆生产耐高温纤维素酶工艺条件的研究 [J].
夏服宝 ;
孙宪迅 ;
刘德超 ;
邱雁临 ;
关迅 .
中国酿造, 2006, (03) :18-20
[9]   习酒酒曲中产淀粉酶细菌分离及性质研究 [J].
翁庆北 ;
赵维娜 ;
万晴姣 .
酿酒科技, 2006, (01) :21-22+26
[10]   浓香型(泸型)大曲的研究及其应用 [J].
胡承 ;
邬捷锋 ;
沈才洪 ;
王忠彦 ;
胡永松 .
酿酒科技, 2004, (01)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