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村落的环境法保护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先辉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环境法; 正当性; 立法理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传统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具有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它不属于宪法上的自然资源,是民法上的集合物,同时因具有经济、生态与其他非经济价值又属于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从理性、经验层面上讲,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法保护具有正当性。具体而言,环境法立法理念的利益协调、调控方式的整体保护与调整手段的公共治理等,契合传统村落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158 +158-1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 [J].
刘经纬 ;
董前程 .
晋阳学刊, 2015, (05) :80-88
[3]   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下命运 [J].
李飞 ;
杜云素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2) :41-50
[4]   论第二代环境法及其基本特征 [J].
王树义 ;
皮里阳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 (11) :165-168
[5]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J].
冯骥才 .
民间文化论坛, 2013, (01) :7-12
[6]   哈贝马斯的正当性理论探析 [J].
唐丰鹤 .
前沿, 2012, (14) :40-42
[7]   论村落自主性的形成机制与演变逻辑 [J].
刘伟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 :133-140
[8]  
习惯生成问题新论.[J].张镭;.民间法.2009, 00
[9]   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 [J].
刘杨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3) :12-21
[10]   “软法”及其概念之证成——以公共治理为背景 [J].
翟小波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2)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