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2003年东亚季风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孙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气候中心
季风与气象灾害研究开放实验室 云南省气候中心

琚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云南省气候中心

吕俊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气候中心
机构:
[1] 云南省气候中心
[2] 季风与气象灾害研究开放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季节内振荡;
大尺度降水;
接力传播;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8.06.007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2003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M进行30~60天带通滤波后,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季节内振荡(ISO)的经向传播主要表现为从南海南部地区向北传播,其传播过程中的高值中心分别对应我国南海地区、华南前汛期以及江淮流域梅雨的强降水过程。ISO的传播还表现出纬向与经向相互接力的特征,纬向上源于热带地区孟加拉湾向东传播的ISO和源于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向西传播的ISO在120°E附近汇合后,分别补充到由南海南部向北传播的ISO中,使其可以继续加强北传,最北界可延伸到35°N以北,对我国东部地区大尺度降水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西风带系统的异常活动对2003年淮河暴雨的作用机制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3) : 303 - 309李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林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何立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2] 2003年夏季异常天气与西太副高和南亚高压演变特征的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6, (02) : 169 - 178刘还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赵声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赵翠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陆志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 [3] 北半球副热带—中纬度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纬向传播与东亚夏季旱涝[J]. 气象学报, 2006, (02) : 149 - 163韩荣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维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董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结构和活动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J]. 大气科学 , 2005, (05) : 771 - 779赵兵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国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淮河流域2003年梅雨时期降水与水汽输送的关系[J]. 气象科学, 2005, (03) : 265 - 2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 [6] 东亚夏季风区的低频振荡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2) : 163 - 171琚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赵尔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 [7] 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研究[J]. 大气科学, 2005, (02) : 187 - 19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钱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曹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 [8]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 , 2005, (02) : 195 - 204周玉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高守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邓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 [9] 2003年天气气候异常灾害机理的定量分析Ⅰ——夏季淮河流域洪涝和南方酷暑[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1) : 44 - 5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魏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黎伟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袁卓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简茂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象台
- [10] 亚洲赤道地区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J]. 气象学报, 2005, (01) : 21 - 29高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陶诗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金祖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