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作用下的硅表面微结构及发光特性

被引:18
作者
门海宁
程光华
孙传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单晶硅; 飞秒激光; 微结构; 荧光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304 [材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近红外飞秒激光辐照浸泡在硫酸溶液中的N型单晶硅片,激光波长800 nm,脉宽200 fs,重频1 kHz,平均功率为100 mW,而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选择为0.1%和1%。辐照后硅表面呈直径为5~8μm,高度15μm的柱型结构。分析其荧光特性,并通过比较硅材料表面微结构与激光光源、扫描参数、硅片背景环境的关系,确定最佳辐照条件为激光扫描速度750μm/s,扫描间距5μm/s。最终在厚度0.5 mm、直径26 mm的硅片上获得10 mm×10 mm的方形扫描区域,荧光光谱显示激光扫描后的区域在700 nm附近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分析结果表明飞秒激光扫描改变了样品的表面微结构尺寸,增大了吸收面积,扩展了荧光激发波长,有效提高了样品的吸收效率和荧光发光相对强度(超过扫描前发光相对强度的2倍),荧光发射谱的变化是由量子限制效应和表面态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81 / 10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硅纳米颗粒和多孔硅的荧光光谱研究 [J].
曹小龙 ;
李清山 ;
张淑芳 .
光电子·激光, 2004, (09) :1113-1117
[2]   飞秒激光超精细“冷”加工技术及其应用(I) [J].
杨建军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4, (03) :42-52+57
[3]   用飞秒激光脉冲在PMMA内页面式写入三维光存储的研究 [J].
程光华 ;
王屹山 ;
刘青 ;
赵卫 ;
陈国夫 .
物理学报, 2004, (02) :436-440
[4]   多孔硅表面性质导致电致发光的进一步论证 [J].
张占军 ;
李经建 ;
张波 ;
蔡生民 .
电化学, 2002, (01) :9-14
[5]   多孔硅的微结构和发光机制探讨 [J].
王军 ;
康建勋 ;
陈飞明 ;
胥爱军 .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38-41
[6]  
半导体光谱和光学性质[M]. - 科学出版社 , 沈学础著, 2002
[7]   Formation of silicon nanoparticles and web-like aggregates by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in a background gas [J].
Tull, B. R. ;
Carey, J. E. ;
Sheehy, M. A. ;
Friend, C. ;
Mazur, E. .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2006, 83 (03) :341-346
[8]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formation of spikes on silicon [J].
Her, TH ;
Finlay, RJ ;
Wu, C ;
Mazur, E .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2000, 70 (04) :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