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19
作者
陈康 [1 ,2 ,3 ]
苏佳林 [4 ]
王延贵 [1 ,3 ]
陈吟 [1 ,3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3]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4] 水利部信息中心
关键词
黄河干流; 水沙关系变异; 来沙系数; 影响因素;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通过对黄河干流1950-2015年水沙资料的分析,利用M-K检验法及双累积曲线法,采用来沙系数研究了黄河干流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水文站除唐乃亥、艾山和利津站外,其他水文站的来沙系数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整体上水沙搭配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除唐乃亥站外,其他各站年输沙量的减小速率均大于径流量的减小速率;并且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具有幂函数关系。最后,从降水变化、水土保持、水库调水拦沙和引水引沙等方面分析了引起黄河流域河道水沙关系变化的主要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50-2011年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 [J].
赵玉 ;
穆兴民 ;
何毅 ;
蒋冲 .
泥沙研究, 2014, (04) :32-38
[2]   江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方法与比较 [J].
王延贵 ;
刘茜 ;
史红玲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 12 (02) :190-195+201
[3]   黄河流域水沙资源量变化及其对泥沙资源化的影响 [J].
王延贵 ;
胡春宏 ;
史红玲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0, (04) :237-245
[4]   双累积曲线方法理论及在水文气象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J].
穆兴民 ;
张秀勤 ;
高鹏 ;
王飞 .
水文, 2010, 30 (04) :47-51
[5]   水沙搭配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J].
茹玉英 ;
张尧旺 ;
高际萍 .
人民黄河, 2010, 32 (02) :26-27
[6]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997-2007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 [J].
许炯心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1) :1-7
[7]   近60年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对三角洲的影响 [J].
彭俊 ;
陈沈良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53-1362
[8]   近43年黄河上游来水来沙变化特点 [J].
王秀杰 ;
练继建 .
干旱区研究, 2008, (03) :342-347
[9]   来沙系数物理意义的探讨 [J].
吴保生 ;
申冠卿 .
人民黄河, 2008, (04) :15-16
[10]   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特征研究 [J].
胡春宏 ;
陈建国 ;
刘大滨 ;
董占地 .
水利学报, 2006, (11) :1283-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