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对三角洲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彭俊
陈沈良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 水沙; 人类活动; 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为了了解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对三角洲的影响,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利津站1950-2007年的水沙数据以及流域人类活动引起的减水减沙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0-2007年黄河入海水沙量明显减少,且年际波动比较剧烈。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入海水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950-2005年,水土保持年均减水减沙量分别为20.2亿m3和3.41亿t;工农业年均引水引沙量分别为251.64亿m3和2.42亿t;干流库区拦沙量,三门峡水库1960-2007年年均淤积1.45亿m3,小浪底水库1997-2007年年均淤积2.398亿m3。相比于花园口站的水沙量,下游河道以淤积为主,入海水沙量减少;以冲刷为主,入海水沙量增加。当不同时期入海总水沙量比为0.0257t/m3左右时,河口附近岸线延伸,三角洲面积增加。但近来年入海水沙量的急剧减少,特别是黄河口清8出汊以后,整个黄河三角洲由淤积转变为侵蚀,冲淤状态发生逆转的时间约在1997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353 / 13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水沙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过程研究 [J].
胡春宏 ;
陈绪坚 ;
陈建国 .
水利学报, 2008, (05) :518-527
[2]   51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J].
戴仕宝 ;
杨世伦 ;
蔡爱民 .
地理学报, 2007, (05) :545-554
[3]   长江河流入海泥沙通量的探讨 [J].
陈中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1-5
[4]   黄河三角洲海岸强侵蚀机理及治理对策 [J].
陈沈良 ;
张国安 ;
谷国传 .
水利学报, 2004, (07) :1-6+13
[5]   黄河下游泥沙输移特征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 [J].
许炯心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63-670
[6]   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中的陆域水沙临界条件研究 [J].
许炯心 .
地理研究, 2002, (02) :163-170
[7]  
黄河三角洲近岸泥沙[M]. 海洋出版社 , 臧启运等著, 1996
[8]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1965
[9]  
Anthropogenic sediment retention: major global impact from registered river impoundments[J] .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3 (1)
[10]  
Regional patterns in recent trends in sediment yields of Eurasian and Siberian rivers[J] . Nelly N Bobrovitskaya,Alexander V Kokorev,Nataly A Lemeshko.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