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烃流体包裹体丰度法追溯古油水界面的局限性

被引:13
作者
宋明水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项目部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古油水界面; 成藏过程; 水岩作用; 局限性;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3.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含烃流体包裹体丰度法恢复油藏古油水界面是一种统计学方法,其内在机理和不同地区的古油水界面界线值是否相同尚不十分清楚,因而,不能盲目应用。应用含烃流体包裹体丰度法分析了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的成藏过程,认为大多数现今油层的含烃流体包裹体丰度值小于5%,有的油藏仅能建立一期古油水界面,有的油藏无法恢复油藏古油水界面。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油气来自2套烃源岩,因此,至少存在2期油气充注储层过程,即至少应存在2个古油水界面,这表明用含烃流体包裹体丰度法恢复油藏古油水界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11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式——以济阳坳陷为例 [J].
卓勤功 ;
向立宏 ;
银燕 ;
宁方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7-10+14+103
[2]   东营凹陷王庄—宁海地区流体包裹体分析与流体充注研究 [J].
李传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34-36+107
[3]   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白国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36-140+155
[4]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 [J].
张林晔 ;
蒋有录 ;
刘华 ;
谭丽娟 ;
张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61-64
[5]   古油气水界面恢复方法综述 [J].
王显东 ;
姜振学 ;
庞雄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3) :412-419
[6]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烃源岩和油源特征 [J].
谭丽娟 ;
蒋有录 ;
苏成义 ;
梁书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1-4+9
[7]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J].
王飞宇 ;
金之钧 ;
吕修祥 ;
肖贤明 ;
彭平安 ;
孙永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54-762
[8]   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J].
赵靖舟 ;
李秀荣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3) :257-261+182
[9]   利用有机包裹体恢复油藏油气充注史及应用实例 [J].
宗国洪 ;
卓勤功 ;
郝雪峰 ;
宁方兴 ;
杨成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3) :49-51+2
[10]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胡文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95-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