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廓清范围的探讨

被引:6
作者
张国庆
王伯庆
机构
[1]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09例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肺癌完全性切除,并根据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结果:全组N2转移率22.9%,两组以上N2转移13例,占N2转移的52%。肿瘤不同大小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33.3%和34.0%。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跳跃性N2共12例,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纵隔的转移规律,因此,除T1期高分化鳞癌外,其余分期及类型NSCLC均应行系统性同侧纵隔淋巴结(N2)廓清才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15 / 6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之共识 [J].
吴一龙 ;
廖美琳 ;
蒋国樑 ;
周清华 ;
张明和 ;
张熙增 ;
汪蕙 ;
王思愚 ;
谷力加 .
中华肿瘤杂志, 2002, (06) :60-62
[2]   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其意义 [J].
王洲 .
中国肺癌杂志 , 2001, (05) :396-398
[3]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预测 [J].
王洲 ;
马传栋 ;
殷洪年 ;
张军 .
中国肺癌杂志, 2001, (02) :105-108
[4]   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J].
李玉 ;
李厚文 ;
胡永校 ;
殷洪年 ;
赵惠儒 ;
陈东义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0, (01) :13-15
[5]  
Lymph node sam-pling in lung cancer:howshouldit be done?. Naruke T,Tsuchiya R,Kondo H,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 Thoracic Surgery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