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提取-GC/MS法分析淡竹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13
作者
薛月芹
袁珂
朱美晓
楼炉焕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天然药物研发中心
关键词
淡竹叶; 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09.06.016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采用3种方法提取淡竹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全面分析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水蒸气蒸馏法(SD)及固相微萃取法(SPME)从淡竹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百分含量。色谱条件:HP-5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5℃,保持2min,然后以10℃·min-1的速度升至250℃并保持30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1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采用SFE-CO2法共鉴定出32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3.52%;采用SD法提取共鉴定出56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84%;采用SPME法共鉴定出35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28%。结论:SPME法与SD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基本相近,但SFE-CO2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与前两法有一定差异。该实验结果为了解淡竹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54 / 9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陆柏益 ;
张英 ;
吴晓琴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5, (03) :120-124
[2]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评述 [J].
高志强 ;
江相兰 ;
宋仲容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38-43
[3]   竹叶活性成分分析及其提取物抗菌效果 [J].
陆志科 ;
谢碧霞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4) :70-73
[4]   苦竹叶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J].
王学利 ;
吕健全 ;
章一德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4) :53-56
[5]   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J].
黄文 ;
王益 ;
胡筱波 ;
尹军团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2, (01) :68-70
[6]   毛竹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GC-MS分析 [J].
毛燕 ;
刘志坤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3) :265-267
[7]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丛浦珠 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