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水体环境变化特征及机制

被引:10
作者
曾海鳌
吴敬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硝态氮; 亚硝态氮; 长江中下游湖泊;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7.06.004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选择长江中下游49个湖泊进行不同季节的水体溶解无机氮(DIN)、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无机磷(DIP)以及叶绿素a(Chla)等环境参数分析,开展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水体环境变化特征及生物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DIN、TN/TP随TP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不同营养水平和季节下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氨氮(NH4-N)、TP、DIP、Chla尤其是NH4-N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营养水平关系密切;TP<0.05 mg/L时,NH4-N随总磷升高的趋势夏季大于其他季节,TN/TP与硝态氮(NO3-N)、TN相关性好,营养源组成和氨化作用是主要影响因素;0.05 mg/L<TP<0.1 mg/L时,各季节NH4-N随总磷升高的趋势基本相同,TN/TP与亚硝态氮(NO2-N)、NO3-N、TN相关好,水生植物利用、氨化和反硝化作用是主要影响因素。TP>0.1 mg/L,冬季NH4-N随总磷升高的趋势明显大于其他季节,TN/TP在冬季和春季与TN、NO3-N相关性好,夏季和秋季与TP相关性好,其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和秋季水生植物对DIN的利用量、反硝化作用和湖泊内源释放的显著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834 / 8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浅水湖泊内源磷负荷季节变化的生物驱动机制[J]. 谢平.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水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赋存、循环及其交换特征[J]. 秦伯强,朱广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群中无机氮和TN/TP变化的模式及生物调控机制[J]. 吴世凯,谢平,王松波,周琼.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4]   长江中游浅水湖泊水生植物氮磷含量与水柱营养的关系 [J].
吴爱平 ;
吴世凯 ;
倪乐意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4) :406-412
[5]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J].
孔繁翔 ;
高光 .
生态学报, 2005, (03) :589-595
[6]   风浪扰动引起大型浅水湖泊内源磷暴发性释放的直接证据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科学通报, 2005, (01) :66-71
[7]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中总氮及其形态的时空分布 [J].
王东红 ;
黄清辉 ;
王春霞 ;
马梅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 2004, (S1) :27-30
[8]   LOWESS在锶同位素地层学中的应用 [J].
张萌 ;
黄思静 ;
谢国刚 ;
王麒翔 ;
侯杰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2) :1-5
[9]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与水相磷的关系 [J].
朱广伟 ;
秦伯强 ;
高光 ;
张路 ;
范成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381-388
[10]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responses to nutrient and iron enrichment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to phosphorus ratios in the northern Baltic Sea [J].
Vuorio, K ;
Lagus, A ;
Lehtimäki, JM ;
Suomela, J ;
Helminen, H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2005, 322 (01) :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