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气候工程:气候主宰还是气候缓和?

被引:11
作者
辛源 [1 ,2 ]
潘家华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工程; 太阳辐射管理; 认知取向; 气候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 [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气候工程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并没有使相关问题更加清晰,反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候工程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开展。其原因在于对气候工程的认知存在伦理取向上的矛盾,反映了气候工程争议背后的不同认知和价值基础。作为一种防范全球增温的技术和政策选项,建设性的"缓和"的气候伦理取向有助于正视应对气候变化严峻压力,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气候工程的认知,存在工程机理、国际治理、现实选择以及气候公正四个方面的误区,应科学看待气候工程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文章结合中国在国内高碳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烈的现实,针对中国在气候工程领域研究基础薄弱、政府态度不明、国际视野欠缺等问题,认为中国要加强气候工程基础研究,赶超国际研究前沿;积极探索太阳辐射管理在减缓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意义和潜在挑战,科学认知气候工程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气候地球工程的政治影响 [J].
柳琴 ;
史军 ;
李超 .
阅江学刊, 2016, 8 (01) :26-31+143
[2]   地球工程开展现状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J].
银森录 ;
李俊生 ;
吴晓莆 ;
李果 ;
徐靖 .
生物多样性, 2013, 21 (03) :375-382
[3]   “地球工程”作为减缓气候变化手段的几个关键问题 [J].
潘家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5) :22-26
[4]   气候哲学研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J].
戴建平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7 (01) :96-102+160
[5]   旨在减缓全球变化的海洋地球工程有可能加速气候变暖 [J].
王金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3) :316-316
[6]  
气候变化的政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 吉登斯 (Giddens, 2009
[7]  
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潘家华著, 1997
[8]  
Climate policy under uncertainty: a case for solar geoengineering[J] . Juan B. Moreno-Cruz,David W. Keith.Climatic Change . 2013 (3)
[9]   The Oxford Principles [J].
Rayner, Steve ;
Heyward, Clare ;
Kruger, Tim ;
Pidgeon, Nick ;
Redgwell, Catherine ;
Savulescu, Julian .
CLIMATIC CHANGE, 2013, 121 (03) :499-512
[10]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of climate engineering. Parson,Edward A,Ernst L N. Theoretical Inquiries in Law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