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工人阶级的“消解”与“再形成”——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考察

被引:10
作者
刘建洲 [1 ,2 ]
机构
[1] 上海行政学院
[2]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传统产业工人; “第二次大转变”; 身份; 阶级消解; 阶级形成;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09.06.026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中国的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转型的"第二次大转变"过程中,朝着两个方向分化:一是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被雇佣者;二是成为下岗、失业者。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人阶级的身份而言,前者意味着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后者则指向工人阶级的"消解"。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予以了初步的回顾:国有企业的再造引发了传统产业工人位置的结构性变化;新工厂政体的打造(尤其是劳动关系制度)对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再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市场转型使得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不同维度上,经历了一个阶级再形成的过程。当然,社会主义的市场转型与西方国家从前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套用经典理论来解释当前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但是,这种全然不同的工人阶级再形成实践,也为推动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问题意识与动力源泉。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30年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评析 [J].
魏杰 ;
李东红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1) :23-28
[2]   市场转型时期国企工人的群体认同与阶级意识 [J].
吴清军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58-79+244
[3]   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 [J].
李荣融 .
求是, 2008, (16) :27-30
[4]   在生产体制中发现工人阶级的未来——读布洛维劳动过程理论三步曲之一《辉煌的过去》 [J].
梁萌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229-236
[5]   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 [J].
冯仕政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98-134+244
[6]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J].
沈原 .
社会学研究, 2006, (02) :13-36+243
[9]  
那儿[J]. 曹征路.当代. 2004(05)
[10]   《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J].
吕新雨 .
读书, 2004, (01)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