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思考

被引:85
作者
孔雪松 [1 ]
王静 [1 ]
金志丰 [1 ,2 ]
佴玲莉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 乡村振兴; 转型升级; 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研究目的:面向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和创新的思考,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和图示法。研究结果:(1)传统农村土地整治存在"三不"倾向,即理论研究不足、空间逻辑不强与规划论证不力,由此带来了"三化"问题,即整治模式固化、复合功能弱化和人地关系泛化;(2)农村土地整治正面临由土地分散整治向空间统筹治理转型、由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转型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3)新时期亟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创新,积极倡导城乡统筹型土地整治、探索多功能导向型生产空间整治、推广人居环境改善型公共空间治理及聚焦绿色发展型生态空间治理。研究结论:乡村振兴为农村土地整治转型与创新提供了驱动力,农村土地整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着力点。农村土地整治需兼具规划视角的城乡统筹性与设计视角的空间联动性,在重视土地生产功能提升的基础上,挖掘土地整治蕴含的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乡村地域要素聚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3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J].
罗文斌 ;
吴次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22) :273-281
[32]   基于发展视角下的土地整治顶层设计障碍分析及其路径选择 [J].
吕添贵 ;
吴次芳 ;
费罗成 .
农村经济, 2014, (02) :17-21
[33]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张俊凤 ;
花盛 ;
刘友兆 ;
孟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02) :153-160
[34]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以南京市靖安街道“万顷良田建设”为例 [J].
赵小风 ;
黄贤金 ;
王小丽 ;
何为 ;
孙宇杰 ;
关传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58-163
[35]   空心村改造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白云区235户农户调查数据 [J].
李明月 ;
黄明进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9) :120-124
[36]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宋伟 ;
梁发超 ;
姜广辉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490-503
[37]   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 [J].
陈百明 ;
谷晓坤 ;
张正峰 ;
周小平 ;
柴铎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6) :10-14
[38]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 [J].
郧文聚 ;
宇振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1-6
[39]   注重生态理念 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辽宁省为例谈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 [J].
刘刊 ;
刘兆胜 ;
郭健 .
国土资源, 2010, (05)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