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国内外耕地轮作休耕的实践比较及政策启示
被引:18
作者:
朱国锋
[1
,2
,3
]
李秀成
[3
,4
]
石耀荣
[3
,4
]
张昱
[1
]
李再艳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兰州分中心
[4] 甘肃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来源:
关键词:
轮作休耕;
生态文明;
补偿;
政策实践;
休耕意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90101 ;
摘要:
[目的]耕地具有农业生产、生态景观和生态服务等多种价值和功能,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也是发展绿色农业、发挥土地生态景观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面临耕地质量下降、耕作层变浅、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能够"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耕地质量,保障长久粮食安全。国外有关耕地轮作休耕的实践研究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轮作休耕制度和政策,期望为我国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通过总结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耕地轮作休耕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轮作休耕相关政策,对比我国轮作休耕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点。[结果]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在政策目标、粮食安全压力、补贴机制、轮作休耕类型方面与国外不同,因此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提出休耕轮作政策实施应注意的问题。[结论]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市场机制与政府决策的结合,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和基层政策实施机构的建设,争取以轮作休耕为契机推进农业理念和技术模式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92
+9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