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对中嘉早17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陈佳娜
谢小兵
伍丹丹
曹放波
单双吕
高伟
李志斌
邹应斌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秧; 栽插密度; 氮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3.1 [氮肥];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0901 ;
摘要
针对长江流域双季稻机插秧发展缓慢的问题,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栽插密度与氮肥用量对机插双季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双季稻产量并未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以高密(36.4万穴/hm2)+高氮(施纯氮量早稻175.5kg/hm2,晚稻189kg/hm2)处理产量最高,其中,早稻为7.80t/hm2,晚稻为9.05t/hm2,但与高密+中氮(施纯氮量早稻110kg/hm2,晚稻140kg/hm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且栽插密度和施氮量间互作效应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随栽插密度增加而提高。其中,氮肥吸收利用率中氮比高氮平均增加13.26%,高密度比低密度平均增加17.53%。由此可见,提高栽插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通过大幅增加有效穗以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少氮密植可作为长江流域机插双季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施氮量对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J].
徐一成 ;
朱德峰 ;
陈惠哲 .
中国稻米, 2014, 20 (06) :30-34
[2]   施氮量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稻结实期养分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J].
孙永健 ;
马均 ;
孙园园 ;
杨志远 ;
徐徽 ;
熊洪 ;
徐富贤 .
核农学报, 2014, 28 (08) :1510-1520
[3]   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 [J].
朱德峰 ;
陈惠哲 ;
徐一成 ;
张玉屏 .
中国稻米, 2013, 19 (04) :1-4
[4]   湖北省早稻秋种产量形成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J].
吴建平 ;
程建平 ;
赵锋 ;
蔡海亚 ;
汪本福 ;
吴德军 ;
李亮 ;
游爱兵 .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1 (23) :5279-5282
[5]   穗肥运筹对不同秧龄机插超级稻宁粳1号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J].
霍中洋 ;
魏海燕 ;
张洪程 ;
龚振恺 ;
戴其根 ;
许轲 .
作物学报, 2012, 38 (08) :1460-1470
[6]   基于高产示范方的机插水稻群体特征研究 [J].
于林惠 ;
李刚华 ;
徐晶晶 ;
凌启鸿 ;
丁艳锋 .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 (04) :451-456
[7]   早稻机插秧的密度和本数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J].
王旭辉 ;
杨祥田 ;
丁璇 ;
李克才 ;
何贤彪 ;
马池芳 ;
陈君 .
杂交水稻, 2012, 27 (03) :52-54
[8]   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两熟区机插超级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 [J].
李旭毅 ;
池忠志 ;
姜心禄 ;
郑家国 ;
郭翔 .
作物学报, 2012, 38 (08) :1544-1550
[9]   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分析研究——水稻种植机械化由快速向高速发展的进程 [J].
张文毅 ;
袁钊和 ;
吴崇友 ;
金梅 .
中国农机化, 2011, (01) :19-22
[10]   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 [J].
邹应斌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02) :25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