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扩大惩罚性赔偿在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范围

被引:51
作者
白江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侵权责任法; 全部赔偿; 道德损害; 事前赔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惩罚性赔偿具有多种应被深入挖掘的功能。它能补偿受害人所受到的道德损害,在人身伤亡案例中提供一种更充分的事前赔偿;它能更有效地制裁私犯,实现私人的法内报复;它能矫正大公司对地位和权力的滥用。我国应在侵权责任法中扩大它的适用范围。短期内可采用单行立法、提高精神损害赔偿额度或地方立法的方式。从长期来看,应制定惩罚性赔偿的一般条款。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3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论德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传统、创新与发展 [J].
白江 .
东方法学, 2015, (02) :131-149
[2]   金融抑制、金融法治和经济增长 [J].
白江 .
学术月刊, 2014, 46 (07) :69-78
[4]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演进与适用 [J].
朱广新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3) :104-124+206
[5]   美国公民诉讼之“私人检察总长理论”解析 [J].
张辉 .
环球法律评论, 2014, 36 (01) :164-175
[6]   论美国惩罚性赔偿与正当法律程序 [J].
董春华 .
兰州学刊, 2010, (11) :136-140
[7]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J].
朱岩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6) :151-168+223
[8]   社会反响、竞争规则及其变动趋势:自大型国企垄断切入 [J].
黄速建 ;
刘建丽 .
改革, 2010, (08) :107-115
[9]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 [J].
吴弘 ;
徐振 .
东方法学, 2009, (05) :13-22
[10]   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 [J].
张新宝 ;
李倩 .
清华法学, 2009, 3 (04)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