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来共和盆地土地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封建民
李晓华
机构
[1] 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共和盆地; 土地沙质荒漠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遥感分类分级的指标系统,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该区1990年和2005年的TM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区近15 a来土地沙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沙质荒漠化依然严重,共有各类沙化土地7 419.6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84%,以轻度和中度为主;②较为严重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中部和南部气温较高的地区;③沙质荒漠化总体趋势为整体面积缩小,恶化和逆转并存,程度略有加强;④气候变化导致的蒸发量增加对研究区土地沙质荒漠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耕地面积和农牧业人口急剧减少是研究区土地沙质荒漠化面积略有减少的主要原因;⑤研究区沙质荒漠化趋势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沙质荒漠化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控制人口密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控制超载过牧,加强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青海共和盆地气温的时空动态及其效应分析 [J].
孙建光 ;
李保国 ;
卢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3) :100-106+112
[2]  
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以及蒸发散量的推定方式. 高桥浩一郎. 天气[日本] . 1979
[3]   黄沙直逼龙羊峡库区 [J].
王圣志 .
草业科学, 2004, (07) :65-65
[4]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荒漠化成因分析 [J].
孙建光 ;
李保国 ;
卢琦 .
资源科学, 2004, (06) :55-61
[5]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李宝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000
[6]  
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与防治途径[M]. 科学出版社 , 董光荣等著, 1993
[7]   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J].
张登山 .
中国沙漠, 2000, (01) :60-63
[8]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龙羊峡库区土地沙漠化动态研究 [J].
沙占江 ;
曾永年 ;
马海州 ;
李玲琴 ;
曹广超 ;
杨萍 .
中国沙漠, 2000, (01) :52-55
[9]   共和盆地龙羊峡库区1987—1999年间土地覆被变化过程 [J].
沙占江 ;
马海州 ;
李玲琴 ;
周笃君 ;
曹广超 ;
欧立业 ;
杨海镇 .
中国沙漠, 2005, (01) :22-28
[10]   土地沙漠化监测中TM影像的利用 [J].
吴薇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1, (02)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