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被引:13
作者
:
黄从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黄从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国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宵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勇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宪帅
机构
: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来源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年
/ 16卷
/ 02期
关键词
:
四川省;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密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
0903 ;
090301 ;
摘要
:
人工林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基于森林土壤碳清查方法对四川省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碳密度的区域性差异较明显,表现为盆周山地区(150.9±13.3)Mg/hm2>盆地丘陵区(101.4±6.2)Mg/hm2>川西平原区(87.4±5.7)Mg/hm2;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盆地丘陵区,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的影响显著,间伐后林分土壤碳密度为(125.8±9.9)Mg/hm2,比未间伐林分高54.0%(81.7±9.4)Mg/hm2。人工林经营对增大森林土壤碳汇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55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M].刘纪远[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6,
[2]
森林土壤生态学.[M].杨万勤等; 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地球系统碳循环.[M].陈泮勤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4]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于贵瑞;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5]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萍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李恋卿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张旭辉
[J].
土壤学报,
2007,
(02)
: 327
-
337
[6]
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
冯瑞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冯瑞芳
杨万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杨万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健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870
-
3877
[7]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康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康冰
刘世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刘世荣
张广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广军
常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常建国
温远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温远光
马姜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马姜明
郝文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郝文芳
[J].
生态学报,
2006,
(05)
: 1320
-
1329
[8]
森林管理在全球CO2减排中的作用
胡会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胡会峰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刘国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 4709
-
4714
[9]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C、N贮量
黄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黄宇
冯宗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冯宗炜
汪思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汪思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兆忠
张红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张红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永荣
[J].
生态学报,
2005,
(12)
: 3146
-
3154
[10]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胡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胡建忠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 1
-
8
←
1
2
3
→
共 21 条
[1]
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M].刘纪远[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6,
[2]
森林土壤生态学.[M].杨万勤等; 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地球系统碳循环.[M].陈泮勤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4]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于贵瑞;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5]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潘根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萍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李恋卿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张旭辉
[J].
土壤学报,
2007,
(02)
: 327
-
337
[6]
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
冯瑞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冯瑞芳
杨万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杨万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健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870
-
3877
[7]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马尾松、杉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康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康冰
刘世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刘世荣
张广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广军
常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常建国
温远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温远光
马姜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马姜明
郝文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郝文芳
[J].
生态学报,
2006,
(05)
: 1320
-
1329
[8]
森林管理在全球CO2减排中的作用
胡会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胡会峰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刘国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 4709
-
4714
[9]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C、N贮量
黄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黄宇
冯宗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冯宗炜
汪思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汪思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兆忠
张红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
张红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永荣
[J].
生态学报,
2005,
(12)
: 3146
-
3154
[10]
黄河上游退耕地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胡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胡建忠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 1
-
8
←
1
2
3
→